闪电评论| 答好“盐碱地农业”之题 全力建设中国“新粮仓”

齐鲁网  2022-04-10 17:32  发表于山东

       九曲黄河,在山东省东营市奔流入海。河与海交融激荡,孕育出一片广袤的三角洲;水与盐此消彼长,导致这里的生态环境脆弱。由于海水侵袭等原因,这里80%以上的土地是盐碱地。近年来,通过生态化利用和种业创新,盐碱地长出了产量高、品种好的多种耐盐碱作物。

       打造盐碱地农业创新高地,全力建设中国“新粮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后,黄三角农高区锚定的新目标。

       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考察调研。他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加强种质资源、耕地保护和利用等基础性研究,转变育种观念,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将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目前,全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5亿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东营拥有盐碱地面积340万亩,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利用难度最高的盐碱地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黄河流域农牧业科技创新,推动杨凌、黄河三角洲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在生物工程、育种、旱作农业、盐碱地农业等方面取得技术突破。”

       答好“盐碱地农业”之题,全力建设中国“新粮仓”。2015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批复指出,示范区要在盐碱地综合治理、探索土地经营管理新机制、发展现代农业方面走在前列。东营市和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向进驻示范区的科研院所提供试验田和必要的科研条件,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科研团队纷至沓来。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种子是关键。向盐碱地要粮,向科技要粮,必须要解决育种“卡脖子”问题。为解决盐碱地适生植物育种难、育种周期长、制种产量低等瓶颈,由黄三角农高区牵头,中科院主持设计,与山东盐碱地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农业大学黄三角盐碱地农业研究院等合作,共同构建起“实验室分子设计育种——人工模拟环境育种加速——田间耐盐梯度测试鉴定”三级育种体系,实现盐碱地适生植物精准快速育种。目前,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已汇聚56家科研院所的116支专家团队,把论文写在盐碱地上。依托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的协作机制,示范区定期邀请科研人员座谈交流,几乎每次都能带来技术突破、丰产丰收的好消息。

       昔日不毛之地,今朝沃野千里。今日的黄河三角洲,1.28万亩的盐碱地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上,相继种上了黑小麦、藜麦、大豆等耐盐碱粮食作物和苜蓿、燕麦等耐盐碱牧草。近年来,示范区盐碱地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好消息连连:黑小麦亩产900斤、藜麦亩产380斤,大豆亩产突破470斤,昔日“十年九不收”的盐碱地展露新颜。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已建成盐生植物种质资源库,搜集本地和国内外粮食、饲草、药用植物、果蔬等盐生作物种质资源13科42属89种,共计1.5万份,为加快培育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立以来,各育种团队初步选育新品系37个,示范推广9.2万亩,亩增效益15%至20%。东营市依托黄三角农高区,着力构建盐碱地科技创新体系和盐碱地农业标准体系,着力推动盐碱地种业创新,着力突破盐碱地产业发展,打造国家盐碱地农业创新高地和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地,交出一张关于“盐碱地农业”的高分答卷。

       守护黄河安澜,奏响发展强音。展望未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作为黄河入海口所在城市的东营,未来大有可为。新的征程上,答好“生态保护”之题、“盐碱地农业”之题、“现代能源”之题及“安居富民”之题,加快把特色转化为优势,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乘势而上、砥砺奋斗,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山东担当、东营担当,交出更加优异的山东答卷。(文/潘铎印)